張宏民
作者:星燦娛樂傳媒 | 點擊:1011 次 | 時間:2019-09-04 14:42:58
張宏民,中國中央電視臺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主持人,1982年畢業(yè)于北京廣播學院(現(xiàn)中國傳媒大學)播音系。其聲音純厚,外形帥氣,主持風格親切近人。2009年獲得全國播音員主持人“金話筒獎”。中文名: 張宏民 國籍: 中國 民族: 漢族 出生地: 北京 出生日期: 1961年3月13日 生肖: 牛 宏民自述 作張宏民與馬文瑞、白雪石、臧伯良、陳道明等為黨員的張宏民,卻不為大家所了解。下面聽聽張宏民老師的自述吧! 和黨刊的同志聊聊作為一名黨員的心里話,感到很高興。說實話,近十年來,自己沒有接受任何媒體的專訪。這不是故作姿態(tài),我覺得,我首先是個新聞工作者,新聞的真實性、權威性是通過屏幕上自己的表情、語氣、姿勢來傳達給觀眾,用不著宣傳。每天工作能踏踏實實,對得起觀眾,就行了。將近20年的播音生涯中,我問自己最多的問題就是:表情是不是讓觀眾看著舒服,聲音是不是聽著悅耳。自打第一天播報新聞,我就琢磨著怎么能讓觀眾覺著我親切一些,離得更近一些。這應該是我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的畢生追求,也是作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內(nèi)心的聲音。 1982年,我從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畢業(yè)就到了中央電視臺,工作后的第二天就鄭重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。 入黨申請書交給了黨組織,并沒有很快成為一名共產(chǎn)黨員。但我并不灰心氣餒,覺得在中央電視臺《新聞聯(lián)播》的工作崗位上,即使你不是黨員,別人也會把你看作一名黨員,自己更要以一名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。因為,我所工作的中央電視臺,是黨和政府的喉舌,是人民的喉舌。 在我看來,黨員不是一種榮譽,而是一種責任和要求,這份責任和要求,需要每位黨員自覺來履行。北約轟炸南聯(lián)盟那天,不是我值班,我主動給臺里打電話,問要不要我來。新聞播報,經(jīng)常碰上突發(fā)新聞。在直播之前3分鐘送來一篇稿子,坐下來就開始播報,任何一絲慌亂的表情和動作,都會出現(xiàn)在電視屏幕上。平時要是不注意積累知識和提高心理素質(zhì),就不能勝任這樣的工作,甚至影響了黨和國家的形象。 看書查材料,是積累,但我覺得最好的積累方法就是多交朋友。和經(jīng)濟界人士交朋友,對播報經(jīng)濟新聞類就非常有好處。心里有底的新聞播報出來,非常順理成章,有說服力。雖然沒有炒一分錢的股票,我卻交了很多券商朋友。中國隊有一半以上的球員也是我的朋友。我還有很多民警朋友,出租車司機朋友,街坊朋友。在我心里,所有的朋友都是平等的,是生活工作中的良師益友。 在眾人眼里,自己多少算個名人了,社會活動免不了。我已經(jīng)記不清推掉了多少這樣的活動。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舉辦的 “我為新世紀植樹”的活動,我積極參加。能夠參與環(huán)保事業(yè),親手為北京周邊增添新綠,很高興。這樣的活動,再忙也要參加。張宏民生活照(13張) 江總書記“三個代表”的重要思想,我認認真真地學了,寫了一篇學習體會,發(fā)表在《電視生活報》上。我覺得,新聞播音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和紕漏,這就要求我們有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品質(zhì),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項工作。所獲榮譽2009年獲得全國播音員主持人“金話筒獎”。 央視2010年度十佳甲級主持人之一。 央視十佳中, 來自新聞中心的白巖松和張宏民以全票當選,名列年度央視雙“十佳”前兩名。 主持了1991年春節(jié)聯(lián)歡晚會